农金在线河南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,将“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”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方面,为各行各业在新时代的发展锚定了思想航向。柘城农商银行作为地方金融领域的关键力量,深入学习贯彻精神要义,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下,面对激烈的同业竞争、不断升级的金融科技挑战以及日益多样化的客户需求,坚守正确意识形态,筑牢思想根基,保持战略定力,做到精准决策,领航高质量发展。 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面,柘城农商银行在内部宣传教育上下足功夫。构建了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学习体系,将党的先进理论、方针政策融入日常学习课程。从新员工入职培训开始,便植入红色金融基因,讲述老一辈农信人扎根乡土、服务百姓的初心故事,让新员工从入行之初就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与价值观。同时,加强员工思想政治工作,定期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党员集中学习,针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、金融领域意识形态热点问题等深入交流,鼓励员工结合岗位实际分享感悟,形成思想碰撞的良好氛围,促使员工将党的理论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转化为提升服务质量、优化业务流程的实际行动。时刻关注员工思想动态,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,通过谈心谈话、心理疏导等方式,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,凝聚员工思想共识,为全行经营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。 在舆论阵地建设方面,柘城农商银行加强组织领导,守牢意识形态阵地。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,打造具有银行特色的文化宣传矩阵。除传统的宣传栏、内部刊物外,借助新媒体平台优势,运营好微信公众号、视频号、美篇等,推出系列精品内容。如制作“防范非法集资”短视频,以通俗易懂、朗朗上口的方式向员工和客户普及金融政策法规、防范金融诈骗知识等,提升全民金融素养。例如,与主流媒体建立常态化交流,高质量完成党纪学习教育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、社会责任等专题报道55次,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。 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,柘城农商银行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,肩负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、助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任。通过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政策,加大对“三农”领域、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,不仅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,更是向社会传递银行的责任担当意识,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金融领域的实践力量。例如,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工作,强化志愿服务站点建设,开展爱心帮扶、服务困难群众等志愿服务活动。2024年以来,柘城农商银行开展社区志愿服务11次,服务困难群众300人次,帮助老党员义务劳动4次,开展爱心帮扶5次,慰问金额7025元;针对特色种植、养殖产业,量身定制专属信贷产品,简化审批流程,降低融资门槛,让金融服务惠及更多普通农户,以实际行动诠释金融为民、金融惠民的理念,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金融力量。 意识形态工作宛如一座灯塔,为金融工作照亮前行之路。在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当下,柘城农商银行时刻保持敏锐的思想洞察力,将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穿于业务全流程、服务全方位。通过筑牢思想根基,柘城农商银行在支持“三农”发展中,勇立潮头,破浪前行,持续为柘城大地的繁荣发展书写金融华章,赋能地方经济社会迈向新高度。(李灿妍) |